本網訊:4月19日,由中國農業(yè)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黃鳳洪研究員主持的“油脂高效提質清潔精煉技術及固體脫酸劑研究”的技術成果通過了湖北省科技廳組織的成果鑒定。
該科研成果有助于解決我國油脂加工中過度精煉導致的微量營養(yǎng)成分嚴重損失和容易產生反式脂肪酸等影響油脂質量安全的問題,,不僅能讓色拉油變得既清亮又富營養(yǎng),,從油中“純凈水”變成油中“礦泉水”,還能大大降低精煉技術能耗,、煉耗和廢棄物排放,。
據介紹,該項研究以廢棄的油料作物種子皮(殼)為原料,,采用定向活化技術,,開發(fā)出廣適性的食用植物油新型固體脫酸劑,通過聯用固體脫膠技術,,建立了油脂高效提質清潔精煉技術工藝,。與現有技術相比,該技術能有效保留油脂中的天然活性成分,,明顯降低能耗煉耗和加工成本,,有助于提升我國油料加工的綜合效益和油脂營養(yǎng)價值。
在武漢中油宏大公司進行的生產試驗表明,,應用該工藝技術,,油脂天然活性成分損失率小于10%,能耗,、煉耗,、加工成本分別降低40%、10%,、30%以上,,且操作溫度低,脫膠脫酸效果好,,可廣泛應用于現有油脂加工企業(yè),。以中國工程院院士傅廷棟為組長的鑒定委員會認為,該技術成果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,。